狗万官网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日本排放核污水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是比较大的,海洋里面的生物都会受到核污染,所以目前是不能吃日本进口的海鲜食品的,但是国内的海鲜还是比较安全的。也就是说,日本进口的虾或刺身是不能吃的,国产的虾还是可以吃的。
日本排放核污水还能吃虾吗
日本进口的虾不能吃,国内的虾目前还是比较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
自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我国已经对日本进口食品出台较为严格的检测标准,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监测工作已纳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范畴。
大家既要保持警惕,也不必过度担忧,只要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虾,基本都符合国家检测标准,可以放心食用。
专家建议,消费者在购买日本进口食品时,应选择有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市场信誉度较高、经营状态稳定的商家,并妥善保存消费凭证。同时,要关注进口食品是否有中文标签,中文标签标示的内容是否齐全,留意所购食品的原产地。
日本排放核污水还能吃刺身吗
不建议吃日本刺身。
日本往水里面倒核废水,三文鱼刺身是不能吃的,因为如果水里面充满了核物质的话,它里面的所有东西都是不能吃的,是带有放射性的,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吃了这个水里面捞出来的三文鱼,就会导致我们的身体发生病情。
日本政府解释称,排入海洋的水是经过处理的,非常安全,不会对海洋生物造成影响。然而,核污水一旦排入海洋,必然会影响日本海洋产品的销售。经过处理后,放射性元素虽然有大幅度降低,但都还有残留。人体是很难将放射性物质代谢出去的,也很难处理掉。如果吃了被核污水影响的三文鱼刺身,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不建议食用三文鱼刺身。
核污水排放后海鲜还能吃吗
1.海鲜会受到辐射污染
核污水排放后,海鲜的辐射污染将成为我们所关注的问题。作为人类食品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鲜的污染会进一步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威胁。
2.合理食用海鲜
对于日本核污水排放后的海鲜,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在官方有关机构的检测合格后,海鲜仍然可以适量食用。此外,我们也需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比如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运动等。
日本排放核污水还能买鱼吃吗 日本核污水排海,海鲜还能吃吗?专家:避免食用产地、来历不明的鱼虾贝类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薛仁政 通讯员 简文杨 戴希安 唐小雨
北京时间24日中午12时,日本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污染水正式启动, 2023年度预计排放约3.12万吨,氚总量为5兆贝克勒尔,约为东电年计划排放量上限(22兆贝克勒尔)的两成。对此,群众最为关心的莫过于对我国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是否会有影响。
据了解,核污染具有毒性和生物蓄积性,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长期摄入或造成慢性放射性中毒。8月24日,我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自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日本核污水排海的后续影响有待研究机构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判定。
核污水240天后到达我国沿海
据报道,有研究模拟日本核污水排海扩散过程:240天到达中国沿海,1200天后覆盖北太平洋。
记者了解到,该研究分析来自清华大学相关团队。该团队曾于2021年进行了核污水在太平洋的扩散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核污水在排放后240天左右到达我国沿岸海域,1200天后将到达北美沿岸并覆盖几乎整个北太平洋。随后,污染物一边在赤道洋流的作用下沿着美洲海岸向南太平洋快速扩散,另一边通过澳大利亚北部海域向印度洋转移。
据了解,核污水中含有多种放射性物质、重金属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具有毒性和生物蓄积性,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放射性物质可以影响海洋中的生物体,包括浮游生物、海草、珊瑚礁和鱼类等。核辐射会改变海洋生物的基因,导致它们发生恶性突变。这些恶性突变会随着鱼类的繁殖一代代传下去,这可能导致物种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甚至引起生物链的破坏。
中国海洋法学会会长、国际海洋法法庭前法官高之国近日曾表示,日本一直在做出“问题只在于氚元素”的误导,但世界上很多科学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核污染水里含高达64种核放射性元素,并且七成以上都是超标的,而且是多核素设备难以完全处理掉的。
日本工程技术专家后藤政志认为,经多核素去除设备处理的所谓“处理水”,不仅含有无法清除的氚,还含有多种其他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后对人体的危害不可小觑。
食用核污染食物或造成基因损害
“核污水排海不仅会影响生态环境,更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临床营养与微生态科副主任马腾辉介绍,核辐射会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三条途径进入人体,在体内的放射性物质会持续发射多种射线,引起“内照射”,当放射性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便会对人体产生损害。
排放核污水会增加海水中的放射性有毒物质,随着海洋的流动进而污染整个环太平洋区域的水质。在依赖海洋为水源的地区,居民生活用水中将会含有放射性物质,长期缓慢摄入可能导致慢性放射性中毒,可能出现乏力、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甚至会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等情况。
对于民众而言,最关心的莫过于海鲜食品的安全。据了解,环太平洋海域有很多优质的渔场,如果这些渔场被波及,相关海产品将会受影响。
“海洋生物遭到核污染后,人类如果大量食用将会面临巨大的健康风险。”马腾辉介绍,人类作为食物链的顶端,通过食用海产品持续间接摄入各种放射性物质,很可能会超过安全剂量,出现各种放射性中毒症状。
此外,不少放射性物质半衰期都很长。以此次排放核污水中存在的碳-14为例,其物理半衰期长达5730年,经过海洋生物的富集很可能会进入人体。如果每一代人都摄入超过安全剂量的放射性物质,或将影响人类基因,出现大量畸形、残疾、癌变、夭折的病例,这种基因损害会持续数千年。
据了解,确保进口食品安全,8月24日,我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自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核污水排海将对各地区人民造成哪些健康影响、海产品未来是否还能放心食用都要等待研究机构和有关部门的进一步的判断。”马腾辉建议,普通民众应从正规渠道购买海鲜产品,减少食用产自日本相关地区的食物,避免食用产地、来历不明的鱼虾、贝类,以免对自身健康产生危害。